為什么今年下半年的紅木市場會進入漲價潮?上漲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將其歸因于今年的瀕危大會:
但是
緬甸花梨木的上漲早在6月12日即已開始,也并沒有在9月底的這次國際瀕危大會上列入瀕危,但瀕危大會之后緬甸花梨木依然繼續快速上漲。
大紅酸枝的上漲起點在大會之前的9月上旬,并且其原來就是在瀕危附錄二中,這次瀕危大會只是對其注釋進行了修訂,作出了進一步的限制。
非洲花梨木(刺猬紫檀)在今年5月9日正式列入瀕危附錄三,在9月底瀕危大會上將其列入附錄二還未生效。年中即已開始上漲,十月份后不斷上漲是因為市場上到貨量確實是少之又少。
贊比亞紫檀(染料紫檀)與緬甸花梨木一樣,也沒有被列入瀕危,但大量廠家開始用它作為家具原材,上漲勢頭兇猛,市場交易極其活躍。
以上四種木材是現在市場快速上漲的熱門樹種,不可否認上漲的原因都與這次瀕危大會或多或少有些影響!但或許現在的飛漲主要還是傳統紅木用材國外貨源供應的不斷緊縮和國內生產廠家硬性需求的失衡長時間累積直至集中爆發,并在廠家轉型過程中對替代用材的集中選擇產生的連鎖反應。
反倒是被這次瀕危大會新列入瀕危附錄二的酸枝木目前大多表現平平,雖然有所回升,但并沒有出現大幅上漲的市場熱門樹種:花枝(巴里黃檀)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大,白酸枝(奧氏黃檀)目前仍然波瀾不驚!
在對今年下半年紅木上漲作出“瀕危大會導致上漲”這一歸因之下,人們很容易將今年下半年的行情和2013年進行比較。但事實上這兩次行情有根本性的區別:
2013年的行情是因為瀕危大會后國內的大量囤積:木材商紛紛大量囤貨待漲;很多紅木廠家也加入其中,大量購買囤貨待漲;一場行業外的資金也在瀕危之后涌入囤貨待漲。
正是因為對2013年瀕危大會后過山車行情的慘痛教訓記憶猶新,今年的這次瀕危大會之后,木材商幾乎沒有人敢去囤積,更不要說是行業外的資金進入。
心有余悸的紅木廠家在今年的瀕危大會之后反而產生警惕,不要說是參與囤積,大部分工廠就連生產的正常原料庫存都在不斷緊縮,一些中小廠都是將庫存壓縮到僅能維持生產運轉的“等米下鍋”狀態,甚至于一些廠家降低產量或轉型替代用材,進入觀望等待。
當然,并不是說今年的瀕危大會不會對紅木市場造成影響,而是真正的影響還沒有開始!
2017年1月2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七屆締約方大會的決議開始正式生效。不同于2013年的第十六屆CITES大會,這次大會不僅是將整個黃檀屬和刺猬紫檀這些占據紅木市場大半銷量的主力用材一網打盡,
2016年11月10日,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任期四年。由于野生動植物走私屬于該組織打擊的范圍,故我們認為隨著中國人擔任這一組織主席成為現實,中國國內很可能對于木材進口持強化監管的態度,加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七屆締約方大會(CITES Cop17)所通過的附錄修訂決議將會在不久之后的2017年1月2日執行,因此中國國內進口珍貴木材的形勢將顯然會變得十分不妙,因為國內執法部門的態度肯定會轉向嚴格執行,而不同于2013年的第十六屆締約方大會(CITES CoP16)之后的情形,因為當時雖然部分紅木進入公約附錄二管制,但是進口珍貴木材并沒有因此變得困難。不過我們預測本次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各種輿論的背景下,進口珍貴木材將一定會變得非常困難,因為我國國內肯定會基本依據公約規章行事。(來源:木材地理)
現在,這種“從嚴”的趨勢已經有了苗頭,有木材商反應:近期,他們的刺猬紫檀雖然有尼日利亞開出的瀕危出口許可證,但在國內海關卻遲遲無法清關出港。
或許,原材缺口只是開始,明年,瀕危大會所帶來的的危機或許才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