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紅杉
1、名稱及產地
木材名稱:紅杉Larch
中文名:四川紅杉
別名:四川落葉松
拉丁名:Larix mastersiana Rehd.et Wils
科屬名稱:松科Pinaceae
產地:川
備注:“紅杉”比“落葉松”輕軟,強度較小;但結構均勻,少開裂,心材鮮艷。
2、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25m,胸徑80cm;樹皮灰褐色或暗黑色,不規則縱裂;枝平展,小枝下垂,當年生長枝淡黃褐色或棕褐色,有疏生柔毛,二、三年生枝黃灰色、灰色或灰黑色;短枝直徑3-4mm,頂端葉枕之間密生淡褐黃色柔毛;冬芽卵圓形,芽鱗黃灰色,有光澤。葉倒披針狀窄條形,長1.2-3.5cm,寬約1毫米,先端急尖、微急尖或微鈍,嫩葉邊緣有疏毛,上面中脈隆起,稀每邊有1-2條氣孔線,下面中脈兩側各有3-5條氣孔線,表皮有乳頭狀突起。雌球花及小球果淡紅紫色,苞鱗顯著地向后反折。球果成熟前淡褐紫色,熟時褐色,橢圓狀圓柱形,長2.5-4cm,徑1.5-2cm,梗長5-6mm;中部種鱗倒三角狀圓形或腎狀圓形,長0.8-1.1cm,寬1-1.3cm,邊全緣,先端通常微凹,背面近中部有密生褐色柔毛;苞鱗暗褐紫色,較種鱗為長,中上部顯著地向外反折或反曲,長1.1-1.5cm,中部寬5-7mm,下部微漸窄,上部三角狀,先端中肋延長成微急尖的尖頭;種子斜倒卵圓形,灰白色,長2-3毫米,連同種翅長7-9mm,種翅褐色,先端圓或微鈍。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3、近種區別 本種近種紅杉,其區別主要在于雌球花和球果的苞鱗顯著地向后反折或反曲,中部寬;球果較小,橢圓狀圓柱形,中部粗,基部窄;種鱗倒三角狀寬圓形,質地較薄,背面密生褐色柔毛。 4、生長環境 生于海拔2300-3500m地帶。 5、分布范圍 四川紅杉為中國特有樹種,分布于四川盆地,地處大雪山至邛峽山以東。四川省的都江堰市、寶興、汶川、平武等地,模式標本采自灌縣西牛頭山。 6、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播種前應選種消毒催芽,防止枯病。球果采收后,攤開曝曬,或置于通風處,待種子自然脫落,然后置于陰涼通風處備用。 7、栽培技術 圃地應選陽光充足、濕度大、土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播種前應進行選種、消毒、催芽等處理。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苗期應注意防止立枯病。一般3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 8、主要價值 邊材淡黃色,心材紅褐色,紋理直,結構細,材質較輕軟,比重0.45,耐水濕。可供建筑、電桿、橋梁、器具、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樹干可割取松脂,樹皮可提栲膠。 為稀有、珍貴、速生用材樹種。林質優良,生長較快,為川西峽谷地區低海拔的荒山荒地的優良造林樹種。對研究落葉松屬分類有科學價值。 9、保護措施 四川紅杉為中國特有種,瀕危種。僅產四川局部地區。過去曾有大面積純林,由于長期過度采伐,森林面積越來越小,林地環境日趨惡化,現呈小塊狀或零星散生。 產地四川臥龍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將四川紅杉列入保護對象。在其它未建自然保護區的地方,應嚴禁砍伐,采取人為措施,促進天然更新。林業部門應積極開展育苗、造林,擴大其栽培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