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云杉
1、名稱及產(chǎn)地
木材名稱:云杉Spruce
中文名:麗江云杉
別名:柃雜(納西語)
拉丁名:Picea likiangensis(Franch.)Pritz.
科屬名稱:松科Pinaceae
2、形態(tài)特征
喬木,高達(dá)50m,胸徑達(dá)2.6m;樹皮深灰色或暗褐灰色,深裂成不規(guī)則的厚塊片,枝條平展,樹冠塔形,小枝常有疏生短柔毛,稀幾無毛,一年生枝淡黃色或淡褐黃色,二、三年生枝灰色或微帶黃色;冬芽圓錐形;卵狀圓錐形、卵狀球形或圓球形,有樹脂,芽鱗褐色,排列緊密,小枝基部宿存芽鱗的先端不反卷,或微開展。
小枝上面之葉近直上伸展或向前伸展,小枝下面及兩側(cè)之葉向兩側(cè)彎伸,葉棱狀條形或扁四棱形,直或微彎,長0.6~1.5cm,寬1~1.5mm,先端尖或鈍尖,橫切面菱形或微扁,上(腹)面每邊有白色氣孔線4~7條,下(背)面每邊有1~12條氣孔線,稀無氣孔線或有3~4條極不完整的氣孔線(每條僅有極少的氣孔點(diǎn))。
球果卵狀矩圓形或圓柱形,成熟前種鱗紅褐色或黑紫色,熟時褐色、淡紅褐色、紫褐色或黑紫色,長7~12cm,徑3.5~5cm;中部種鱗斜方狀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5~2.6cm,寬1~1.7cm,中部或中下部寬,中上部漸窄或微漸窄,上部成三角形或鈍三角形,邊緣有細(xì)缺齒,稀呈微波狀,基部楔形;種子灰褐色,近卵圓形,連同種翅長0.7~1.4cm,種翅倒卵狀橢圓形,淡褐色,有光澤,常具疏生的紫色小斑點(diǎn)。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3、主要變種
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Pritz.var.balfouriana(Rehd.et Wils.)Hillier ex Slavin,1932):該變種與麗江云杉的區(qū)別在于一年生枝通常較粗,有密毛;葉下面每邊常有3~4條完整或不完整的氣孔線;球果通常較小,長4~9厘米。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青海南部,西藏東部,在海拔3000~4100m、氣候較冷、棕色森林土地帶,多組成大片單純林,或與其他針葉樹組成混交林。木材性質(zhì)及用途同麗江云杉。
康定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Pritz.var.montigena(Mast.)Cheng ex Chen,1937):該變種小枝有密毛,葉下面每邊有1~4條氣孔線,而近似川西云杉,與麗江云杉(原變種)及川西云杉的區(qū)別在球果成熟前種鱗露出部分背部綠色,上部邊緣紅色或紫紅色。分布于于四川西部康定折多山海拔3300m以上地帶。木材性質(zhì)和用途同麗江云杉。
黃果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Pritz.var.hirtella(Rehd.et Wils.)Cheng ex Chen,1937):該變種枝葉形態(tài)(即小枝有密毛、葉下面有3~4條不完整的氣孔線)近川西云杉;與麗江云杉及川西云杉的區(qū)別在于球果成熟前綠黃色或黃色,熟時淡褐黃色。分布于四川西部灌縣巴郎山、康定大炮山及九一龍、西藏東部類烏齊等地海拔3000~4000m地帶。混生于川西云杉的森林中。木材性質(zhì)及用途同麗江云杉。
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Pritz.var.lirzhiensis Cheng et L.K.Fu,1975):該變種小枝被毛的多少及毛的形狀,冬芽的形狀,球果的大小、粗細(xì),種鱗的厚薄等均有變異。與麗江云杉(原變種)的主要區(qū)別在葉較扁,背面無氣孔線,或個別的葉有1~2條不完全的氣孔線。分布于西藏東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海拔2900-3700m地帶。木材性質(zhì)及用途同麗江云杉。
4、產(chǎn)地生境
喜光,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分布區(qū)屬寒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溫度4~6℃,年降水量600~1500mm,相對濕度70%以上。在酸性山地棕色森林土上生長良好。在海拔2500~3800m、氣候溫暖濕潤、冬季積雪、酸性山地棕色森林土高山地帶,組成單純林或與其他針葉樹組成混交林。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5、繁殖方法
種子采集
云杉種子10月成熟,當(dāng)球果由綠色變褐色時,即可采收,選擇樹干高大、通直、圓滿度好、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單株采種。
種子調(diào)制
球果采集后,可在通風(fēng)處進(jìn)行曝曬脫粒,出種率3~5%,種子純度50~75%,千粒重3.6~4.6g,發(fā)芽率20~45%。脫粒后即可貯藏待用。
種子處理
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撈出洗凈后用50℃溫水浸種4小時,冷卻后浸泡20小時即可播種。
播種
4月下旬播種,采用撒播的方式,每畝播種15kg,播后覆土0.5cm。
6、栽培技術(shù)
整地作床
一般以高床為宜,床高20-30cm,床寬1m,長度因地形而異,步道寬30~40cm。要求床面平整,土粒細(xì),揀凈草根和石塊一可用硫酸亞鐵375千克/公頃或有機(jī)磷殺蟲劑30千克/公頃進(jìn)行土壤消毒,同時施用有機(jī)肥3000kg/ha。
苗期管理
遮陰:云杉播種后20~40天即開始發(fā)芽,需搭設(shè)透光度50%左右的遮陰棚,以防止幼苗被日灼。
除草松土: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在整個育苗期中不定期地進(jìn)行除草。由于幼苗較為纖弱,在除草時要注意,以免幼苗被雜草帶走。松土深度1~2cm,做到不傷苗、不壓苗。
澆水:為防止日灼,播種后要及時澆水,并始終保護(hù)床面濕潤,適時適量地澆水。速生期則可適量減少澆水次數(shù),以促進(jìn)苗木的木質(zhì)化。
追肥:當(dāng)苗莖由紅變綠時,開始施肥:施肥濃度要低,有機(jī)肥5~10%,復(fù)合肥0.3~0.5%,每半月噴施一次。苗木后期則以施鉀肥為主,以促進(jìn)苗木的木質(zhì)化。
7、病蟲防治
幼苗出齊后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的硫酸亞鐵溶液防治猝倒病。當(dāng)幼苗出現(xiàn)7-9片真葉時是病害嚴(yán)重危害期,也是幼苗生長高峰期,應(yīng)加強(qiáng)防病并交替使用75%可濕性粉劑托布津、多菌靈、0.5%波爾多液等防治。如發(fā)生蟲害,則應(yīng)根據(jù)具體情況進(jìn)行處理。
8、主要價值
木材堅韌,紋理致密、直,耐久用,易加工,可供建筑、橋梁、舟車、器具、細(xì)木加工及木纖維工業(yè)原料等用材。材質(zhì)優(yōu)良,生長較快,為分布區(qū)森林更新及荒山造林樹種。樹葉可提取芳香油,樹皮含單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