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木材解剖特征
一、家具木材
這些美麗的木紋是由于家具木材構成細胞的種類、大小、排列、分布和組合方式的不同,而在材面上形成千變萬化的紋樣圖案,其包含木材宏觀水平和微觀水平的各種木紋圖案,樣式和內涵極其豐富。通過木材解剖技術,可以將這些木材花紋圖案顯現出來,讓我們常人的肉眼可以看見。同時,還可以應用美學構成原理,對木材解剖花紋圖案進行美學分析,提取出具有高度美學價值的美學元素。
二、家具木材解剖特征
家具木材解剖學又可以稱為次生木質部解剖學。1858年德國人內格利首次提出木質部和韌皮部的概念,薩尼奧提出了“管胞”一詞并對木材組織進行研究,這奠定了木材解剖學的基礎。木材解剖是通過將木材切割來了解木材內部成分的形態、位置、構造及其相互關系和組合的方法,包括木材宏觀、顯微和超顯微的構造。
(1)家具木材宏觀構造
家具木材的宏觀構造是指借助肉眼或利用10倍光學玻璃放大鏡所觀察到的木材構造特征。主要特征有木材三切面、心材和邊材、年輪、早材和晚材、木射線髓線、樹脂道、管孔等。次要特征為紋理、材色、氣味、輕重和軟硬等。
(2)家具木材微觀構造
家具木材的微觀構造是指在光學顯微鏡放大的倍數為40-1600倍下所能觀察到的木材構造。木材細胞根據功能不同可分為管胞、導管、木纖維、木射線髓線等。樹種不同,其細胞組成也不同。針葉樹的微觀構造主要由管胞和木射線組成,其木射線大多較細且不明顯,某些樹種在管胞間還有樹脂道。闊葉樹的微觀構造較復雜,細胞種類較多且排列不規則,主要由導管、木纖維、木射線和軸向薄壁組織等組成。
(3)家具木材超微觀構造
家具木材超微觀構造是利用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在1600倍以上,如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電子顯微鏡和高分解能電子顯微鏡等觀測到的木材細胞局部形態,也可對木材細胞結構及其形成過程進行觀察。以導管上的穿孔構造為例,兩個導管分子縱向連接時,穿孔為兩者端部相通的空隙,穿孔板則是在兩個導管分子斷壁間互相連接的細胞壁,根據結構不同,分為單穿孔和復穿孔。
三、家具木材解剖特征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