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之所以可以成為藝術家,他一定是做到我們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想到我們想不到的創意,那么精彩的藝術品,大多就會分為兩類,一類是讓我們看到后感到驚訝,一類則是讓我們怎么看也看不懂。
之所以會出現我們欣賞不來的藝術品,一種情況是,我們不理解藝術家的想法,以梵高的繪畫為例,雖然,梵高不會為我們介紹他是如何創作這些色彩艷麗的畫作,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文字記錄和梵高的傳記去了解他,從而結合梵高的故事,再去欣賞他的作品,我們就會懂得他為什么會畫出這樣特別的作品,就像是梵高說的那樣,在他心里有一團火,而路過的人只看到一些煙。
而另一種情況則是,我們沒有掌握到欣賞作品的方法,就像是3D繪畫一樣,我們需要在正確的角度,才能看到它的立體性,否則,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幅扭曲的作品。馬賽克藝術家帖木爾·扎吉羅夫,就是一位特別的藝術家,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需要離近了才能看得清楚,而帖木爾·扎吉羅夫的作品,需要我們離遠了才能看出它的全貌,如果離近了去看他的作品,你只會看到一個個色彩鮮艷的色塊,除此之外,根本無法看到他的作品究竟是什么。
帖木爾·扎吉羅夫的作品由一個個色塊組成,類似于馬賽克的形式,一幅作品需要幾百個木制的色塊才能組成,每一個色塊大小相當,區別就在顏色上,欣賞帖木爾·扎吉羅夫的作品,近距離看就像是電腦圖片的像素塊,離遠了看才能解開這幅畫作的秘密。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由425個木塊組成的肖像作品,相信,我們離遠一點去看,就會發現,這些木塊組成的畫面,就是后印象派大師梵高的《自畫像》。
除了這組用木塊組成的肖像作品外,帖木爾·扎吉羅夫還用許多個圓形的木塊組成了一幅瑪麗蓮·夢露的肖像畫,這幅肖像畫同樣也需要遠距離才能看到它的全貌。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